“农民增收问题非常重要,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这个话题,‘三农’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看老乡们钱包鼓不鼓。”
6月13日,在由《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和中经传媒智库主办的“中国商业20年跃迁与创变引领新商业文明”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善品公社创始人刘文奎在谈及乡村振兴时如是说道。
据了解,刘文奎从事扶贫工作二十余年,2015年,他推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成立了一家社会企业——善品公社,至今已经10个年头。善品公社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全资创办的公益助农品牌,使命是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主要工作内容是以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帮助村民形成农产品规模化供应,对接电商平台,实现持续增收。
据了解,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农业产业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通过销售,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但在做售卖过程中,刘文奎发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农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化供应。虽然互联网电商不断下沉,但在农村中真正能够借助电商渠道直接售卖农产品的仍是少数人,大部分农民没有经营此类业态的能力。
此外,互联网电商对于产品把控、供应链整合的要求非常高,单个农户在面对专业团队的竞争时并不具备优势。这些劣势导致小农经营方式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的竞争,也即是农民增收难最底层的原因和逻辑。
据刘文奎介绍,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从2000年开始探索贫困乡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其间也曾经历多次失败。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和团队在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德阳市的民乐村做产业试点,建立了合作社,进行食用菌种植和长毛兔养殖,但最后都因为管理问题项目失败了。“我们从外边招聘的能人得不到村民的信任,村民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作。”
吸取失败教训后,于玉树地震后的2011年,刘文奎和团队在当地再次以产业合作社试水,这一次他们取得了成功。他在上述论坛上,将这个成功模型总结为乡村发展的“金钥匙”,即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要为市场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建立合作社,把村里的“能人”选出来,带着全村人一块儿干,形成规模效益,再此基础上再加以政府、社会力量给予的支持及合作,这样的村庄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据刘文奎介绍,这10年来,他和团队一直在帮助转变、培训农民的理念,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农民愿意转变“单干”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合作社社员通过内部选举,让村里的“能人”来负责管理运营,提高合作社的经验管理能力。
在产品质量把控上,善品公社会针对每种农产品定质量标准,由合作社贯彻执行,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产品上市前,还要请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同时,整合农产品供应链资源为合作社赋能,包括包装设计、建冷库、添置选果机等,为合作社建立“一件代发”的供应链能力,让这些农产品变成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
据刘文奎介绍,目前善品公社已经在全国19个省、150个县建立了209家合作社,有40多万亩的优质生产基地,去年的产值超过了10亿元。
除了善品公社,刘文奎团队还将合作社模式引入到乡村文旅发展上,创建民宿品牌——百美村庄。据他介绍,其基本模式也是通过合作社,把农民闲置的房屋流转出来,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导入资金、资源,引入运营方,帮助村营民宿,创造的收入归农民全体村民所有。目前百美村庄已在全国实施落地36个民宿项目。
除了通过以上两个品牌项目在全国推广、复制、示范外,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还跟雅安市政府和四川农业农村厅建立了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通过培训合作社理论、方法,鼓励优秀的创业人才回乡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种子基金。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战略中,产业兴旺是基础。面对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只有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才有可能留住那些愿意从事乡村产业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从事相关产业。”在上述以为主题的论坛上,对于乡村振兴的根本,刘文奎这样总结道。
他呼吁各种社会力量在参与乡村振兴事业过程中,不管是投资方,还是运营主体,都能够为农民利益着想,为合作社赋能,充分发挥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这不仅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方向,有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激发企业自身的动力和活力,获得更可持续的生命力。